相信剛開始接觸底片時,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?
裝好底片,拍了幾張後才發現忘了調整到正確的感光度,到底該怎麼辦呢?
這次就讓我們來為大家介紹【增感】與【減感】

●首先我們來談談【增感】
現在數位的感光度可以隨意調整,所以就算光線較不足也沒問題
但是在底片時代,若是光線不足,又忘了帶高感度底片
還不能用閃光燈及腳架該怎麼辦?
而且在這樣的環境下,必然會使用慢速快門
如此一來就無法凝結動作,在拍攝較為動態的物體時就相當困難
這時候我們往往刻意將底片曝光不足一格至兩格
讓快門速度可以提高,避免手震與動態模糊的狀態
這樣的行為就是【增感】
*舉例來說假設不小心將ISO400的底片設定為ISO800拍攝
結果便會欠曝1級,這時候沖掃時就需要告訴店家要【增感】一級
店家就會在沖洗時加光,將不足的曝光「推」回來
需要注意的是,【增感】後的影像對比和顆粒感都會增加
通常【增感】也會用在過期底片的沖洗上
因為過期底片通常感光能力不足,可以靠加光提升成像的狀況
但往往很有可能因感光能力太差,造成色彩有偏差
所以還是會推薦大家拍新鮮底片喔!!
●接著我們來談談【減感】
其實【減感】較少人使用,因為通常相比【增感】加光 【減感】就是減光
而減光則會造成曝光不足,導致後續暗部的細節無法救回
通常需要使用【減感】效果的話,也有人會使用減光鏡等濾鏡作替代
就不會發生因增減感而造成畫質減損的狀況,得到更好的成效
再加上通常我們拍攝的負片,對於曝光過度的寬容度比曝光不足更高
所以許多人都會【增感】拍攝,而非【減感】
最後,由於若是使用自動相機,機身會自動設定ISO值的朋友
也可以透過EV值的+- 搭配沖洗,達到與【增感】與【減感】同樣的效果
希望以上的資訊能幫助大家了解 【增感】與【減感】 之間的不同
那 #谷口底片小知識 我們下次見囉 ~~